傳統(tǒng)夯土墻,基本全部采用的都是天然土壤,然后用自制的石錘或鐵錘進行一層一層的夯實,z后形成一道堅固的墻體,但是畢竟這樣的墻體是用土筑成的,防水性差,容易對受到雨水的侵蝕,缺少穩(wěn)定性,而現(xiàn)代夯土墻是在傳統(tǒng)夯土墻的基礎上,對建筑的材料性能、施工方法、安全性和耐久性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進,使其更加的穩(wěn)固安全。
安裝夯土墻的模板及其支架時,模板內側要對準夯土墻的內邊緣線,安裝夯土墻的土層模板及其支架時,上、下層模板內、外邊緣應對齊,支架的立柱應對準,并緊固螺桿,防止施工過程中產(chǎn)生松動,模板拆卸時,先松動上層支架,再將模板緊靠夯土墻體,并側向推離,以保證模板不黏土或受到局部**,保證墻面的完整性和平整度。
在相關施工中,還應嚴格控制夯土墻土料的含水量,一般采用確定土料的含水量,即用手抓取土料,如果能“手握成團、落地開花”認為含水量適宜,夯筑時先快速夯擊一遍,然后慢速壓實夯擊兩遍,特別注意墻體角部要夯實,夯筑順序先外后里、先四周后中心,從外到里成“回”字形夯擊,夯擊時夯點之間保證連續(xù)、不漏夯,一層夯筑完成后,用尖角錘在夯土表面打出坑槽,以保證上下兩層夯土之間的粘結性。
夯土墻建筑,又被稱為生態(tài)建筑,現(xiàn)代夯土墻具有綠色環(huán)保、耐水性和耐久性優(yōu)良、保溫性能好等特點,而且抗震性能也大大提高了,在過去被認為是土里土氣的夯土建筑,現(xiàn)如今以特有的外觀裝飾和藝術氣息,逐漸地被現(xiàn)代人們所接受,成為了建筑設計的材料新寵,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中找到一個平衡點。